学校是一个教育英才的场所,在这里是许多人成长与蜕变的地方,而身为一校之长的施智文先生,更是亲眼目睹孩子们从懵懂无知,到通过自身努力独当一面,曾经历经的各种挑战,让孩子们在认知上、学识上都有所成长,在国民教育的几年时间里,不论孩子们所学多寡,他也都该放手让孩子们奔赴更高的舞台,眺望更广阔的天空。在求学这条路上,我们不害怕跌倒,只怕没有爬起来的勇气。
考上校长的那一年,施智文为了增进自己的能力、学识,进了佛光大学公事所,在这里他学习行政、法令、公共事务处理等相关知识。施智文说佛大带给他最深的感触是师长们对学生的关怀,这份热情温暖着他的心,也在他成为一校之长后,延续着这份关怀友爱,认真对待周遭的同事及学生。
回忆起从师专到现今的成就,从事教育工作者三十三年光载已过,在考上师专时,施智文就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成为一个好的教育者」,秉持着这份热忱之心与母亲的殷切期许,他敬敬业业默默耕耘着,在92年考上了校长,人生的高度更上一层,所背负的责任也更多了。成为校长后,他面临着与人沟通上的大问题,为了改善「不擅长沟通」的处境,在佛大求学时,他借由同济间的交流活动及师长的谆谆教导,慢慢学会说话的艺术。施智文说,成为一个领导者,学会沟通真的很重要,如何清楚表达自己的指令与需求,在调配任务上的分配统筹,也都需要多方沟通,才能达到完美契合,「沟通」对一个领导来说,真的是人生必修课。
如今看着孩子们,在阳光追逐下所露出的灿烂笑容,能给孩子一个舞台,让他们有发光、成长的机会,是他身为一校之长所该做的。在教育上,他努力寻找资源,改善学校软硬件设备、丰富教学资源、开拓生态教育,让孩子们从认识自己家乡环境,学会如何爱护自己的家乡。在品德教育上,提倡三好教育,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让三好一点一滴融入生活中。施智文说,他期望看到孩子们都有展翅翱翔的那天,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师长的带领下,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能目送孩子们,追寻自己的目标踏上寻梦的路途,这正是他从事教育工作最想实现的愿景,默默陪着孩子成长,扶持孩子走过人生高低起伏,让孩子迎向更好的未来。
(佛光大学 中国文学与应用学系 张玮仪副教授 指导。简妤庭 编写)
影片连结:https://youtu.be/pEpfJF5RcoA
佛光大学教务处学生生涯发展中心 采编小组 采访:许诗敏 ◆ 拍摄/剪辑:郭俊廷 ◇ 文字编写:简妤庭 ◆ 采访联系:杨采晴 ◇ 专案企划:吴衍德
- 特别志谢 - 佛光大学 中文系 张玮仪副教授 撰文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