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不會 ,學習活動週已於113-2學期公告取消。
16+2 彈性教學週多元學習資訊

A:不會 ,學習活動週已於113-2學期公告取消。
A:學生若想申請自主學習,應先徵求任課老師(或自主學習的指導老師)同意後方能進行。彈性教學週的自主學習,詳見本校自主學習課程實施要點,並注意申請時間。https://reurl.cc/zqz3d7
A:16+2選課將於棄選結束後開始,選課預計5/9上午0時開放至5/15下午3點準時關閉,請及早選課,相關注意事項將另行公告。
A:交換生主要都是以學期為單位,不會有此問題產生。交換生以學期計算,關於海外姊妹校如果比較晚開學,或是比較早結束 ,學生都不需要再回學校(佛光大家)上課。如交換同學願意回校旁聽並學習,則相當歡迎。
A:學生彈性教學週總參與時數,為該學期修課總學分數的2倍「(該學期修課總學分數X2)」。其實就是原來的上課時數,並無額外增加學習時間。例如本學期總共修15學分,多元學習週時數即為15 X 2 = 30小時。
A:學校行事曆依然是按照18週規畫進行,因此彈性教學週的學習表現,會由開課單位提供給各任課教師,做為期末成績加減分之參考依據。
A:彈性教學週之學習,應以所修課程任課老師規劃之課程或活動為優先,若想在原課程時間報名參加學院或校級辦理之多元學習課程,應先徵求任課老師(或自主學習的指導老師)同意後方能參與。
A:彈性教學週的出缺席,以學生該學期所修課程為主,由任課教師負責,若缺席未到課亦未請假者,會以曠課處理;若報名了學院課程未出席,學院會將學生出席情形提供任課老師參考處理。若需請假,請依學校請假程序辦理。
A:彈性教學週的時數無法保留或遞移到其他學期。
A:碩博班基本上不參加多元學習週,課程內容原則上由論文指導老師決定。16+2彈性教學主要是以學士班為主要對象。
A:可以。只要老師有輔導學生事實,學生有學習事實,都可以算是彈性教學/學習,但出去前,請先向本學期所修課程之任課老師請假,以便任課老師知道學生去向。
A:不會的。16+2彈性教學不是突然實施,老師會提早規劃十六週上完課程;或是老師考量課程專業性,必須上課至18週也是可以的,學校尊重任課老師的規劃。
A:如果遇到課程場地異動,以通識課程為優先,或徵求任課老師同意後,方能參與。
A:可以。但授課老師需事先跟修課學生說明,請學生報名學院的課程,授課老師得與學生共同參與學院的課程,掌握學生學習情況。
A:16+2選課將於棄選結束後開始,具體選課時間擬於5月9至5月15開放系統,請注意教務處公告並把握時間選課。
A:現行實施要點規範,所謂非同步遠距課程需要授課老師自行錄影後上傳至本校教學平台,因此OCW與MOOCs都不適用。除非該非同步遠距課程為自己親授的內容且與本學期所授課程相關或延伸,較為符合目前實施要點,授課老師若有疑慮請另洽教務處諮詢。
A:碩博士班不需參加多元學習週,依授課老師規畫之課程為主。
A:可以的。任課老師得自行裁量是否同意,並應盡可能查核學生參與事實(例如要求繳交心得報告或其他合理可行之方式),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A:彈性教學週任課老師可執行之方式如下:
1.各院系課程任課老師,得選擇帶領學生參加所屬學院或其他開課單位(例如:其他學院、通識中心、學涯中心)辦理的課程或活動。
2.通識課程任課老師,得選擇帶領學生參加通識教育中心辦理的課程或活動。
3.課程無法在十六週授完者,得依授課需求,實體上課到18週。
4.得自行規劃2週彈性教學課程(實體或線上),具體規範請參閱16+2彈性教學週實施要點。
A:教師應有指導、帶領學生學習的事實,並應確實掌握學生學習內容及出席情形。專兼任教師帶領、參與學生各項教學活動時間,以本應於此2週授課時數為原則。
A:可以的。老師考量課程專業性,得依授課需求,實體上課到18週,學校尊重任課老師的規劃。